難言之隱 |
言:說;隱:隱衷;隱情;藏在內心深處的事。難以說出口的隱衷。 |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困:貧乏。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點;教學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 |
暈頭轉向 |
暈:頭腦發昏;轉向:辨不清方向。形容頭腦昏亂辨不清方向。 |
羅掘一空 |
羅:用網捕鳥;掘:指挖掘老鼠洞找糧食。用盡一切辦法,搜括財物殫盡。 |
窮鄉僻壤 |
指荒遠偏僻的地方。 |
四書五經 |
四書:亦稱四子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書》、《禮》、《易》、《春秋》。指儒家經典。 |
說一不二 |
指說話算數;說了就不更改。 |
打腫臉充胖子 |
比喻寧可付出代價而硬充作了不起。 |
男女授受不親 |
授:給予;受:接受;親:親自接觸。封建禮教規定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言談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
連編累牘 |
牘:古代寫字的木片。形容篇幅過多,文辭長。 |
時易世變 |
時代變遷,世事也不一樣。 |
紛亂如麻 |
麻:麻團。交錯雜亂像一團亂麻。 |
己溺己饑 |
亦作“己饑己溺”。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饑”或“己饑己溺”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
飽食暖衣 |
吃的飽;穿的暖;生活富足;無憂無慮。 |
拔苗助長 |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于求成,反而壞事。 |
沖鋒陷陣 |
陷陣:攻破;深入敵陣。沖向敵人的防線;攻破敵人的陣地。形容作戰英勇。 |
定國安邦 |
邦:國家。治理和保衛國家,使國家安定穩固。 |
風虎云龍 |
虎嘯生風,龍起生云。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賢臣遇明君。 |
叫苦連天 |
一聲接一聲地訴苦。 |
天網恢恢 |
比喻作惡的人一定難逃懲罰。 |
駕輕就熟 |
駕:趕馬車;輕:指輕便的車;就:到;熟:熟悉的道路。駕著輕便的車走熟悉的路。比喻辦熟悉的事很容易。 |
義不容辭 |
義:道義;容:允許。辭:推辭。道義上不允許推辭。 |
妖魔鬼怪 |
迷信的傳說中危害人類的妖精和魔鬼。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東西或人。 |
拆東墻補西墻 |
拆倒東邊的墻,以修補西邊的墻。比喻臨時勉強應付。亦比喻臨時救急,不是根本辦法。 |
小巫見大巫 |
巫:舊時裝神弄鬼替人祈禱為職業的人。原意是小巫見到大巫,法術無可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個遠遠比不上另一個。 |
廣開言路 |
盡量創造使人們能充分發表意見的條件。 |
一枕黃粱 |
比喻夢幻的不現實的好事;也比喻想要實現的美好理想不能實現;落得一場空。 |
異軍突起 |
異軍:另外一支軍隊。指另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突然興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