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歧路
徘徊歧路 (徘佪歧路 ) 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pái huí qí lù,徘徊歧路是中性詞。。。。

拼音讀音
拼音pái huí qí lù
怎么讀
注音ㄆㄞˊ ㄏㄨㄟˊ ㄑ一ˊ ㄌㄨˋˊ
繁體徘佪歧路
出處唐 駱賓王《代李敬業討武曌檄》:“若或眷戀窮城,徘徊歧路。”
例子若其眷戀窮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幾之兆,必貽后至之誅。(唐·駱賓王《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猶豫不決。
近義詞徘徊不定
英語hesitate at the crossroads(linger in the wrong path)
日語岐路(きろ)に立(た)つ
德語unschlüssig am Scheideweg stehen
※ 成語徘徊歧路的拼音、徘徊歧路怎么讀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成語大全提供。
在線漢字轉拼音
禍絕福連 | 指災禍消失,好運接連不斷。 |
心有余而力不足 | 心里非常想做;可是力量不夠。 |
謹小慎微 | 原指對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謹慎小心的態度;形容非常謹慎。現指對細小的問題過分小心;流于畏縮。 |
噓寒問暖 | 問冷問熱;口可出熱氣使受寒的人溫暖。形容對別人的生活非常關心。噓:緩緩吹氣。 |
離經辨志 | 讀斷經書文句,明察圣賢志向。 |
旦夕之間 |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間,形容在很短時間內。 |
默不做聲 | 默:沉默。沉默不說一句話 |
窮鄉僻壤 | 指荒遠偏僻的地方。 |
杜絕言路 | 杜絕:斷絕,阻塞;言路:進言之路。堵塞和斷絕一切進言之路,指不納諫言。 |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 | 頭頂上沒有一片瓦,肢底下沒有插針的地方。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
古色古香 | (陳設、器物或藝術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古香:古書畫散發出的氣味。 |
孝子賢孫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泛指有孝行的子孫。 |
牛刀小試 | 牛刀:宰牛的刀。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試驗。比喻有大本領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 |
理直氣壯 | 直:正確、合理、充分;氣壯:氣勢旺盛。理由正確、充分;說話的氣勢就很盛。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顛倒。 |
散帶衡門 | 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托。 |
充耳不聞 | 充:塞住;聞:聽。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聽別人的意見或勸告。 |
氣味相投 | 氣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來。指人思想作風相同;彼此很合得來。 |
風風雨雨 | 刮風下雨,比喻重重阻難或議論紛紛。 |
刮目相看 | 去掉舊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移日卜夜 | 指晝夜相繼。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覺能力。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對刺激沒有感覺。形容思想不敏銳;對事物反應遲鈍;漠不關心。 |
拼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 剮: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難的事,拼著一死也敢干下去。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 諺語。原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
一棍子打死 | 比喻認為沒有絲毫可取之處而全盤否定。 |
牛星織女 | 即牛郎織女。 |
破釜沉舟 | 釜:古代的一種鍋;舟:船。砸碎鍋子;鑿沉船只。比喻戰斗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