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明行修 |
舊指通曉經學,品行端正。 |
烽火連年 |
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比喻戰火或戰爭。指戰火連年不斷。 |
從俗浮沉 |
順著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夠隨著世俗或時勢的變化而變化。 |
目光短淺 |
缺乏遠見卓識的、只顧眼前利益的性質或狀態 |
快馬加鞭 |
對本來跑得很快的馬再打幾鞭。比喻快上加快。 |
想望豐采 |
見“想望風采”。 |
有去無回 |
只有出去的,沒有回來的。 |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 |
頭頂上沒有一片瓦,肢底下沒有插針的地方。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
空口無憑 |
憑:憑證。只是嘴說;沒有憑證。指不足為據。 |
化鴟為鳳 |
比喻能以德化民,變惡為善。鴟,貓頭鷹,古人以為兇鳥。語本《后漢書·循吏傳·仇覽》:“時考城令河內王渙,政尚嚴猛,聞覽以德化人,署為主簿。謂覽曰:‘主簿聞陳元之過,不罪而化之,得少鷹鹯之志邪?’覽曰:‘以為鷹鹯不若鸞鳳。’” |
萬里長城 |
指我國長城。也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現也比喻人民的軍隊。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著了火一樣。形容心情極其焦急。焚:燒。 |
風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風尚、禮節、習慣等。 |
主明臣直 |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
偶一為之 |
偶:偶爾;偶然;為:做;干;之:代詞;代某件事。偶爾做一回。 |
團團轉 |
回環旋轉,形容不知道怎么辦好。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責。《紅樓夢》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這里,沒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會他們去。” |
斷香零玉 |
比喻女子的尸骸。 |
作壁上觀 |
壁:壁壘;營寨周圍的高墻。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比喻從旁觀望;置身事外。 |
婆婆媽媽 |
形容人動作瑣細,言語羅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歌舞升平 |
邊歌邊舞;慶祝太平;有粉飾太平的意思。含貶義。升平:太平。 |
風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同“風情月思”。 |
刻不容緩 |
刻:片刻;容:容許;緩:延緩;耽擱。一刻也不容許延緩。形容形勢十分緊迫。 |
地大物博 |
地域遼闊;物產豐富。 |
閑情逸致 |
逸:安閑;致:興致。指毫無事物所累;輕松超逸的情趣。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 |
平地一聲雷 |
比喻突然發生的重大變動。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專一,反復無常。 |
迷離惝恍 |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