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眉吐氣 |
揚眉:揚起眉頭;吐氣:吐出怨氣、悶氣。形容擺脫壓抑心情后的高興;得意的神情。 |
一軌同風 |
車軌相同,風俗一致。比喻國家統一。 |
長江后浪推前浪 |
比喻事物的不斷前進。多指新人新事代替舊人舊事。 |
蠢蠢欲動 |
蠢蠢:爬蟲蠕動的樣子。形容像蟲子一樣開始動彈。比喻敵人策劃準備進攻;或壞人準備搗亂破壞。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時刻《史記》等24部史書。比喻情況復雜,頭緒繁多,不知從哪里說起才好。 |
歇斯底里 |
情緒異常激動,舉止失常。 |
物腐蟲生 |
東西腐爛了才會生蟲。比喻禍患的發生,總有內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點,別人才能乘機打擊。 |
楊柳依依 |
楊柳:古詩文中楊柳通用,泛指柳樹。依依:輕柔的樣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贈,表示依依惜別。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別之情。 |
遺形藏志 |
超脫形骸,舍棄心性,進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爭先恐后 |
爭著向前;唯恐落后。 |
來蹤去跡 |
蹤、跡:腳印。來去的蹤跡;指人、物的來歷或事物的前因后果。 |
三長兩短 |
比喻意外的災禍或事故;現多指死亡。 |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
預:預先,指事先作好計劃或準備;立:成就;廢:敗壞。不論做什么事,事先有準備,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會失敗。 |
燕雀安知鴻鵠志 |
鴻鵠:天鵝。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遠大者的抱負。 |
正人君子 |
舊時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現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內容充實。 |
匡謬正俗 |
糾正錯誤,矯正陋習。 |
生拉硬扯 |
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牽強附會。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強別人聽從自己。 |
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
諸葛亮: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比喻人多智廣。 |
通今達古 |
同“通今博古”。 |
打情賣笑 |
打情罵俏,指男女調情。 |
風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同“風情月思”。 |
共為唇齒 |
比喻互相輔助。 |
唇槍舌劍 |
嘴唇像槍;舌頭像劍。形容能言善辯;言詞犀利;針鋒相對。也作“舌劍唇槍。” |
膽大心小 |
形容辦事果斷,考慮周密。 |
時運亨通 |
指時運好,諸事順利。 |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同“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敗德辱行 |
敗壞道德和操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