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盡甘來 |
盡:終結;甘:甜;美好。比喻艱苦的日子已經(jīng)過去;美好的時光已經(jīng)到來。 |
亦復如是 |
復:又,再。也是這樣。 |
秋水伊人 |
指思念中的那個人。 |
褒善貶惡 |
對好人好事加以贊揚;對壞人壞事加以斥責。指分清善惡,提出公正的評價。 |
防患于未然 |
患:災禍;未然:沒有這樣,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禍害于尚未發(fā)生之前。 |
以權謀私 |
以:憑借;權:權力;權勢;謀:謀求;謀取;私:私利。憑著權利謀取私利。 |
臭名遠揚 |
名:名聲;臭名:壞名聲;揚:傳播。壞名聲傳得很遠。也作“丑聲遠播”。 |
大包大攬 |
把事情、任務等盡量兜攬過來。 |
慌里慌張 |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亂。 |
鋪天蓋地 |
鋪:把東西散開;蓋:籠罩;遮蔽。遮住天;蓋住地。形容充滿了整個天地。來勢猛烈。也作“遮天蓋地”。 |
漚沫槿艷 |
漚:水泡;槿:木槿。晶瑩的水泡,艷麗的槿花。比喻短暫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永垂不朽 |
朽:磨滅。指光輝的事跡或偉大的精神永遠流傳下去;永遠不會磨滅。” |
室徒四壁 |
猶言室內(nèi)空無一物。喻貧窮。 |
珠玉之論 |
形容精辟的言論,卓越的見解。 |
一鼓作氣 |
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士氣。作戰(zhàn)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zhàn)士的銳氣。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顛倒。 |
之子于歸 |
之子:這個女子;于歸: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龍馭上賓 |
亦作“龍御上賓”。《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后因用“龍馭上賓”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意為乘龍升天,為天帝之賓。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對的;其是:他自己認為是對的。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動不一致。 |
卑鄙齷齪 |
齷齪:骯臟。品行惡劣下流。 |
心小志大 |
辦事小心,抱負遠大。 |
呼風喚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可以呼喚風雨。現(xiàn)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 |
惴惴不安 |
指擔心害怕(惴惴:恐懼、擔憂的樣子)。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
山陰道:在會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風景優(yōu)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勝看。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應接不過來。 |
一覽無余 |
覽: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寥寥無幾 |
寥:稀少;很少;無幾:沒有幾個。形容非常稀少;沒有幾個。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語助詞;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仰望著高山,效法著大德。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沉魚落雁 |
沉:使下沉;落:使落下。原指女子貌美;使游魚下沉;使飛雁降落;不敢與之比美。后來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