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龍

詞語解釋
夔龍[ kuí lóng ]
⒈ ?相傳舜的二臣名。夔為樂官,龍為諫官。《書·舜典》:“伯拜稽首,讓于夔龍?!笨讉鳎骸百琮?,二臣名。”唐杜甫《奉贈蕭十二使君》詩:“巢許山林志,夔龍廊廟珍。”后用以喻指輔弼良臣。
⒉ ?古器物上的夔龍紋飾。
引證解釋
⒈ ?相傳 舜 的二臣名。 夔 為樂官, 龍 為諫官。
引《書·舜典》:“伯 拜稽首,讓于 夔 龍?!?br />孔 傳:“夔 龍,二臣名。”
唐 杜甫 《奉贈蕭十二使君》詩:“巢 許 山林志, 夔 龍 廊廟珍?!?br />后用以喻指輔弼良臣。 元 耶律楚材 《和人韻》之二:“安得 夔 龍 立廊廟,扶持 堯 舜 濟斯民?!?br />明 梁辰魚 《浣紗記·吳刎》:“伯嚭 那老賊呵!我一心認是濟世 夔 龍,誰知你是蠹國鴟梟。”
《平山冷燕》第一回:“今當此春晝, 夔 龍 并集,亦當有詞賦示后,今日之盛,方不泯滅無傳?!?/span>
⒉ ?古器物上的夔龍紋飾。
引《紅樓夢》第五三回:“上面兩席是 李嬸娘、薛姨媽 坐,東邊單設一席,乃是雕夔龍護屏矮足短榻,靠背、引枕、皮褥俱全?!?/span>
國語辭典
夔龍[ kuí lóng ]
⒈ ?商代及西周時期,在鐘鼎彝器上所刻鑄的夔和龍形的花紋。
⒉ ?相傳為舜的二臣名,夔是樂官,龍是納言之官。
分字解釋
※ "夔龍"的意思解釋、夔龍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詞語
- huǒ lóng火龍
- lóng dōng龍東
- hù shēn lóng護身龍
- lóng zhū龍珠
- ní lóng尼龍
- yú lóng bǎi biàn魚龍百變
- lóng cǎo shū龍草書
- lóng wáng龍王
- hé lóng合龍
- yú huà lóng魚化龍
- wò lóng臥龍
- biàn sè lóng變色龍
- shén lóng神龍
- jīn lóng金龍
- jiāo lóng交龍
- shā lóng沙龍
- fēi lóng飛龍
- kǒng lóng恐龍
- lóng téng龍騰
- hēi lóng黑龍
- lóng tóu龍頭
- lóng dùn龍盾
- lóng fèng龍鳳
- gǔ lóng古龍
- zhàng huà lóng杖化龍
- lóng biàn龍變
- lóng kǒu龍口
- huáng lóng qí黃龍旗
- tuō fèng pān lóng托鳳攀龍
- fēng lóng zhèn風龍陣
- lóng fèng chuán龍鳳船
- lóng fèng gě龍鳳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