袞龍袍

詞語解釋
袞龍袍[ gǔn lóng páo ]
⒈ ?古代皇帝的朝服。上有龍紋,故稱。
⒉ ?借指皇帝。
引證解釋
⒈ ?古代皇帝的朝服。上有龍紋,故稱。
引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bǔ)遺·列朝·圣諭門工》:“上大悅,賜白金百兩,大紅金彩袞龍袍三襲,自來人臣賜服,以坐蟒為極,時猶以為逼上。”
亦省稱“袞袍”。 明 王鏊 《震澤長語·雜論》:“正德 中,籍沒 劉瑾 貨財:金二十四萬錠……袞袍四、八爪金龍盔甲三千。”
⒉ ?借指皇帝。
引明 何景明 《駕入》詩:“九天燈燭里,齊拜袞龍袍。”
亦省稱“袞龍”。 明 梵琦 《居庸關(guān)》詩:“上都避暑頻來往,飛鳥猶能識袞龍。”
明 朱鼎 《玉鏡臺記·石勒稱王》:“六宮粉黛擎玉鐘,百寮濟(jì)濟(jì)待袞龍。”
分字解釋
※ "袞龍袍"的意思解釋、袞龍袍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guān)詞語
- huǒ lóng火龍
- lóng dōng龍東
- hù shēn lóng護(hù)身龍
- yī páo衣袍
- lóng zhū龍珠
- ní lóng尼龍
- yú lóng bǎi biàn魚龍百變
- lóng cǎo shū龍草書
- lóng wáng龍王
- hé lóng合龍
- yú huà lóng魚化龍
- wò lóng臥龍
- biàn sè lóng變色龍
- shén lóng神龍
- jīn lóng金龍
- jiāo lóng交龍
- shā lóng沙龍
- fēi lóng飛龍
- kǒng lóng恐龍
- lóng téng龍騰
- hēi lóng黑龍
- lóng tóu龍頭
- lóng dùn龍盾
- lóng fèng龍鳳
- gǔ lóng古龍
- zhàng huà lóng杖化龍
- lóng biàn龍變
- lóng kǒu龍口
- huáng páo黃袍
- huáng lóng qí黃龍旗
- huá gǔn華袞
- tuō fèng pān lóng托鳳攀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