銖累寸積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見“銖積寸累”。
出處宋·朱 熹《朱子語類·朱子一 》:“揚某自十四五歲時,便覺得這物事是好底物事,心便愛了。某不敢自昧,實以銖累寸積而得之。”
例子貨財非經(jīng)天降,皆世祖銖累寸積而致之。清·畢沅《續(xù)資治通鑒·元武宗至大三年》
基礎信息
拼音zhū lèi cùn jī
注音ㄓㄨ ㄌㄟˋ ㄘㄨㄣˋ ㄐ一
繁體銖纍寸積
感情銖累寸積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狀語;用于比喻句。
近義詞銖積寸累、銖寸累積、銖積錙累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風言影語(意思解釋)
- 輕而易舉(意思解釋)
- 坐薪懸膽(意思解釋)
- 泥牛入海(意思解釋)
- 太歲頭上動土(意思解釋)
- 百川歸海(意思解釋)
- 掃地出門(意思解釋)
- 舉重若輕(意思解釋)
- 視微知著(意思解釋)
- 取而代之(意思解釋)
- 閉關自守(意思解釋)
- 之死靡二(意思解釋)
- 正人君子(意思解釋)
- 白發(fā)蒼蒼(意思解釋)
- 連珠炮(意思解釋)
- 國泰民安(意思解釋)
- 吳下阿蒙(意思解釋)
- 欺善怕惡(意思解釋)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釋)
- 龍爭虎斗(意思解釋)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釋)
- 將功折罪(意思解釋)
- 兵戎相見(意思解釋)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意思解釋)
- 散帶衡門(意思解釋)
- 善善惡惡(意思解釋)
- 取之不盡(意思解釋)
-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意思解釋)
※ 銖累寸積的意思解釋、銖累寸積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小人得志 | 小人:舊指道德低下或行為不正派的人。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權勢。 |
混世魔王 | 比喻擾亂人世的兇人或驕縱恣肆的人。 |
邇安遠至 | 邇:近處。指近處的人安樂,遠處的人來歸附。形容政治清明。 |
素昧平生 | 一向不了解。指與某人從來不認識。素:從來;昧:不明白;不了解。 |
個人主義 | 個人本身的利益應該高于一切的道德學說或原則,道德的自私自利。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他山:別的山。別的山上的石頭。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的外力。 |
首身分離 | 首:頭。頭和身體分開了。指被砍頭。 |
臨危受命 | 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 |
叫化子 | 乞丐。 |
觸目皆是 | 觸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見到的都是。 |
滿招損,謙受益 | 自滿會招致?lián)p失,謙虛可以得到益處。 |
黑不溜秋 | 形容黑得很難看。 |
螓首蛾眉 | 螓:蟬的一種。螓首:額廣而方;蛾眉:眉細而長。寬寬的額頭,彎彎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
文山會海 | 形容文件會議多得泛濫成災。 |
共為唇齒 | 比喻互相輔助。 |
叫苦連天 | 一聲接一聲地訴苦。 |
度德量力 |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計自己的能力。指辦事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
如癡如醉 | 形容神態(tài)失常,失去自制。 |
似是而非 | 是:對;正確;非:不對;錯誤。好像是對的;實際上不對。指表面上相似;實際上不一樣。 |
南征北戰(zhàn),東蕩西殺 | 征:征戰(zhàn);蕩:掃蕩。形容轉戰(zhàn)南北,奮勇殺敵。 |
快人快語 |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說爽快話。 |
運籌帷幄 | 運籌:籌劃;策劃。帷幄:軍中營帳。原指在營帳中謀劃制定作戰(zhàn)的方法策略。 |
屢試不爽 | 屢次試驗都不錯。 |
臭名昭著 | 名:名聲;昭著:顯著;明顯。壞名聲誰都知道。 |
人盡其才 | 充分發(fā)揮每一個人的才能。盡:全部用出。 |
餓殍遍野 | 殍:人餓死后的尸體。餓死的人到處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災禍饑饉大批餓死的悲慘景象。 |
罵罵咧咧 | 指在說話中夾雜著罵人的話 |
辭喻橫生 | 橫生:橫逸而出。言辭生動,橫逸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