貽厥孫謀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貽:遺留;厥:其,他的;謀:計謀,打算。為子孫的將來作好安排。
出處《尚書 五子之歌》:“明明我祖,萬邦之君,有典有則,貽厥子孫。”
例子唐·魏征《十漸不克終疏》:“臣觀自古帝王受圖定鼎,皆欲傳之萬代,貽厥孫謀。”
基礎信息
拼音yí jué sūn móu
注音一ˊ ㄐㄩㄝˊ ㄙㄨㄣ ㄇㄡˊ
繁體貽厥孫謀
感情貽厥孫謀是褒義詞。
用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詒厥之謀、詒厥孫謀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強取豪奪(意思解釋)
- 取長補短(意思解釋)
- 黃臺之瓜(意思解釋)
- 發綜指示(意思解釋)
- 縱橫開合(意思解釋)
- 鬼爛神焦(意思解釋)
- 孜孜以求(意思解釋)
- 一鼻子灰(意思解釋)
- 心曠神怡(意思解釋)
- 一鼓作氣(意思解釋)
- 羊質虎皮(意思解釋)
- 牛郎織女(意思解釋)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釋)
- 戰戰業業(意思解釋)
- 空話連篇(意思解釋)
- 離奇古怪(意思解釋)
- 安身立命(意思解釋)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釋)
- 不合時宜(意思解釋)
- 敗德辱行(意思解釋)
- 洗耳恭聽(意思解釋)
- 蕩然無余(意思解釋)
- 師嚴道尊(意思解釋)
- 是非曲直(意思解釋)
- 命途多舛(意思解釋)
- 珠聯璧合(意思解釋)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意思解釋)
- 末大必折(意思解釋)
※ 貽厥孫謀的意思解釋、貽厥孫謀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及時應令 | 與季節時令相適應。 |
勞燕分飛 | 勞:伯勞;鳥名。伯勞和燕子分飛東西;比喻親人或朋友別離。 |
來去無蹤 | 蹤:腳印。來時去時都看不見蹤影。形容出沒極為迅速或隱秘。 |
響答影隨 | 如應聲和答、形影相隨。比喻兩者緊密相連。 |
無妄之災 | 無妄:意想不到的。意外的災禍或平白無故受到的損害、牽連。 |
太歲頭上動土 | 比喻觸犯強暴有力的人。 |
羅掘一空 | 羅:用網捕鳥;掘:指挖掘老鼠洞找糧食。用盡一切辦法,搜括財物殫盡。 |
回光反照 | 指日落時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時發亮。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興奮。也比喻事物滅亡前夕的短暫興旺。 |
先聲奪人 | 聲:聲勢;奪人:指動搖人心。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 |
和風細雨 | 溫和的風和細小的雨。本指自然現象;現多指用和緩的態度和方式處理問題。 |
龍騰虎躍 | 騰、躍:跳起;跳躍。像龍那樣飛騰;像虎那樣跳躍。形容非常活躍的姿態。也作“龍跳虎躍。” |
仁義道德 | 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 |
慌里慌張 |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亂。 |
喜新厭舊 | 厭:厭惡。喜歡新的;厭棄舊的。多指用情不專一。 |
出頭露面 | 在人多的場合公開出現;也指在眾人面前出風頭表現自己;又常因出現于公共場合而出名。還指出面活動、做事、講話。 |
學而不厭 | 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厭:滿足。 |
十羊九牧 | 十頭羊倒用九個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賦稅剝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無所適從。 |
風和日麗 | 和:柔合;溫和。輕風柔和;陽光燦爛。形容天氣晴和。 |
專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作壁上觀 | 壁:壁壘;營寨周圍的高墻。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比喻從旁觀望;置身事外。 |
沖鋒陷陣 | 陷陣:攻破;深入敵陣。沖向敵人的防線;攻破敵人的陣地。形容作戰英勇。 |
女生外向 | 向:朝著,引申為偏愛。女子成人總要結婚。指女子心向丈夫家。 |
賢母良妻 | 見“賢妻良母”。 |
珠還合浦 | 合浦:漢代郡名,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 |
閑情逸趣 | 同“閑情逸致”。 |
如癡如醉 | 形容神態失常,失去自制。 |
超然物外 | 超然:脫離;不介入;物:客觀世界。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對現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綿里藏針 | 綿絮里邊藏著針。比喻外表溫柔;內心尖刻厲害;也比喻柔中有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