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旗臥鼓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見“偃旗息鼓”。
出處《梁書·王僧辯傳》:“及賊前鋒次江口,僧辯乃命眾軍,乘城固守,偃旗臥鼓,安若無人。”
例子慎列樹三棚,相去數里,偃旗臥鼓。于中柵聲鼓,三柵悉兵以擊,賊眾大亂。《舊唐書·伊慎傳》
基礎信息
拼音yǎn qí wò gǔ
注音一ㄢˇ ㄑ一ˊ ㄨㄛˋ ㄍㄨˇ
繁體偃旗臥皷
感情偃旗臥鼓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比喻停止斗爭等。
近義詞偃旗息鼓、偃旗仆鼓
俄語с притихшими барабáнами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十全十美(意思解釋)
- 急中生智(意思解釋)
- 澆風薄俗(意思解釋)
- 翻箱倒柜(意思解釋)
- 盲人說象(意思解釋)
- 九霄云外(意思解釋)
- 鋪天蓋地(意思解釋)
- 冠絕一時(意思解釋)
- 有權有勢(意思解釋)
- 走南闖北(意思解釋)
- 黑不溜秋(意思解釋)
- 女生外向(意思解釋)
- 交臂歷指(意思解釋)
- 一條龍(意思解釋)
- 知往鑒今(意思解釋)
- 超然物外(意思解釋)
- 安身立命(意思解釋)
- 牛驥同槽(意思解釋)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釋)
- 地丑德齊(意思解釋)
- 會少離多(意思解釋)
- 圖窮匕見(意思解釋)
- 洗耳恭聽(意思解釋)
- 一覽無余(意思解釋)
- 舉足輕重(意思解釋)
- 茍合取容(意思解釋)
- 聰明伶俐(意思解釋)
- 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意思解釋)
※ 偃旗臥鼓的意思解釋、偃旗臥鼓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書通二酉 | 比喻讀書甚多,學識豐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據說小酉山上石穴中有書千卷,相傳秦人于此而學,因留之。見《太平御覽》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后因以此為喻。 |
胸無大志 | 心里沒有遠大志向。 |
眾喣山動 | 眾人吹氣,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眾喣漂山”。 |
學而時習之 | 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 |
兵荒馬亂 | 兵、馬:指戰爭;荒:荒亂。指社會秩序極端不安定。形容戰時社會動蕩不安;混亂的情景。 |
苦口之藥 | 苦口:口味苦。有療效的藥往往味苦難吃。比喻尖銳的批評,聽起來覺得不舒服,但對改正錯誤很有好處。 |
同心合力 | 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
大失所望 | 原來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
觸目皆是 | 觸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見到的都是。 |
性急口快 | 性子急,有話就說。 |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 預:預先,指事先作好計劃或準備;立:成就;廢:敗壞。不論做什么事,事先有準備,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會失敗。 |
滿招損,謙受益 | 自滿會招致損失,謙虛可以得到益處。 |
經緯天地 | 經:絲織品的直線;緯:絲織品的橫線。形容人的才能極大,能經營天下,治理國政。 |
纏綿悱惻 | 纏綿:情感縈繞而不能解脫;悱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無法排遣。后也指詩文情調凄愴而婉轉。也作“悱惻纏綿”。 |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 比喻禮物雖然微薄,卻情誼深重。 |
煢煢孑立 | 孤獨無依的樣子。 |
龍馭上賓 | 亦作“龍御上賓”。《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后因用“龍馭上賓”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意為乘龍升天,為天帝之賓。 |
牛郎織女 | 牛郎織女是從牽牛星和織女星兩個星名衍化而成的傳統神話中的兩個主角。傳說織女是天帝的孫女;織造云錦;但跟牛郎結婚以后;就中斷織錦;致使天帝震怒;責令分離;每年七夕準相會一次。現比喻夫妻長期分離。 |
穩如泰山 | 穩:穩固。穩固得像泰山一樣。形容極其穩固;不可動搖。 |
念茲在茲 | 念:思念;記念;茲:此;這個。念念不忘某件事。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 |
性命攸關 | 攸:所。形容事關重大,非常緊要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 鑠金:熔化金屬;積毀:積累的毀謗;銷骨:熔化骨頭。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 |
足不出門 | 同“足不出戶”。 |
脫口而出 | 指話語未經思索;隨口而言。脫口:不加思索地開口說。 |
半新不舊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舊。 |
色厲內荏 | 色:神色;歷:歷害;內:內心。荏:軟弱;怯懦。形容外表嚴厲強硬;內心怯懦軟弱。 |
空手套白狼 | 徒手抓住白狼。指無本買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