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惡翦暴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征討和剪除兇惡殘暴的勢力。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吳主傳》:“夫討惡翦暴必聲其罪,宜先分裂,奪其土地,使土民之心,各知所歸。”
基礎信息
拼音tǎo è jiǎn bào
注音ㄊㄠˇ ㄜˋ ㄐ一ㄢˇ ㄅㄠˋ
繁體討惡翦暴
感情討惡翦暴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討惡剪暴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疚心疾首(意思解釋)
- 力所能及(意思解釋)
- 夸大其詞(意思解釋)
- 日日夜夜(意思解釋)
- 以小見大(意思解釋)
- 前瞻后顧(意思解釋)
-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意思解釋)
- 疙里疙瘩(意思解釋)
- 頓挫抑揚(意思解釋)
- 撈一把(意思解釋)
- 慷慨悲歌(意思解釋)
- 百無一是(意思解釋)
- 進道若退(意思解釋)
- 進銳退速(意思解釋)
- 鴻儒碩學(意思解釋)
- 形影相吊(意思解釋)
- 倒裳索領(意思解釋)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釋)
- 刻不容緩(意思解釋)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意思解釋)
- 粉墨登場(意思解釋)
- 升官發財(意思解釋)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釋)
- 古里古怪(意思解釋)
-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意思解釋)
- 鷸蚌相爭(意思解釋)
- 剛愎自用(意思解釋)
- 叫苦不迭(意思解釋)
※ 討惡翦暴的意思解釋、討惡翦暴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含辛茹苦 | 茹:吃;辛:苦。形容備受艱難;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 |
驕生慣養 | 驕:通“嬌”。指嬌生慣養。 |
敵眾我寡 | 敵方人數多;我方人數少。多形容雙方對峙;眾寡懸殊。 |
孤身只影 | 形容孤單一人。 |
勢力之交 | 勢:權勢;交:交往。為權勢利益進行的交往。指趨炎附勢的朋友。 |
一指蔽目,不見泰山 | 蔽:遮蓋;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擋住了眼睛,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體。 |
靡所底止 | 謂沒有止境。 |
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 | 鬩:爭吵;墻:門屏。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 |
富貴驕人 | 富:有錢;貴:指有地位。有財有勢,盛氣凌人。 |
空費詞說 | 說的話別人不聽,等于白說。 |
一文不名 | 一文錢都沒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貧困。 |
時易世變 | 時代變遷,世事也不一樣。 |
毀于一旦 | 一旦:一天。指得來不易的東西;一下子就毀掉了。多指長期勞動的成果或來之不易的東西一下子被毀滅掉。 |
離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則。 |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 預:預先,指事先作好計劃或準備;立:成就;廢:敗壞。不論做什么事,事先有準備,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會失敗。 |
戰天斗地 | 戰、斗:泛指斗爭。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氣慨。 |
滿園春色 | 整個園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顛倒。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稱冒險犯法;不顧性命的人。亡:無;命:名;亡命:逃匿則削除名籍;故以逃亡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類人(含貶義)。 |
有求必應 | 只要有人請求;就一定答應。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好說話。 |
古里古怪 | 怪異、奇特。 |
形影相隨 |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形容關系密切;永不分離。 |
敗德辱行 | 敗壞道德和操守。 |
狂風暴雨 | 大風大雨。比喻聲勢猛烈或處境險惡。 |
壯心不已 | 指有抱負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壯志仍不衰減。壯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
慌不擇路 | 勢急心慌,顧不上選擇道路。 |
亡魂失魄 | 魂、魄: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為魄。形容驚慌憂慮、心神不定、行動失常的樣子。 |
群山四應 | 應:應和。四面群山紛紛響應。比喻一聲號召,人們群起響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