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雁直木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古人認為雁隨陽而處,木隨陽而直。比喻良才。
出處《梁書·袁昂傳》:“臣東國賤人,學行何取,既殊鳴雁直木,故無結綬彈冠。”
基礎信息
拼音míng yàn zhí mù
注音ㄇ一ㄥˊ 一ㄢˋ ㄓˊ ㄇㄨˋ
繁體鳴雁直木
感情鳴雁直木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賢人。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國中之國(意思解釋)
- 此一時彼一時(意思解釋)
- 捻神捻鬼(意思解釋)
- 目光短淺(意思解釋)
- 勢力之交(意思解釋)
- 緣慳分淺(意思解釋)
- 結黨營私(意思解釋)
- 樂道好古(意思解釋)
- 珠宮貝闕(意思解釋)
- 反老還童(意思解釋)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釋)
- 聊以自慰(意思解釋)
- 離弦走板(意思解釋)
- 敗俗傷風(意思解釋)
- 春冰虎尾(意思解釋)
- 目眩心花(意思解釋)
- 鬼鬼祟祟(意思解釋)
- 兄弟鬩墻,外御其侮(意思解釋)
- 大開方便之門(意思解釋)
- 國無寧日(意思解釋)
- 樹欲靜而風不止(意思解釋)
- 家無儋石(意思解釋)
- 馬牛其風(意思解釋)
- 安閑自得(意思解釋)
- 唇槍舌劍(意思解釋)
- 家破人亡(意思解釋)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釋)
- 南征北戰,東蕩西殺(意思解釋)
※ 鳴雁直木的意思解釋、鳴雁直木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主憂臣勞 | 憂:憂患。君主有了憂患,臣下就要為他效力。 |
親上成親 | 謂原是親戚,又再結姻親。 |
性急口快 | 性子急,有話就說。 |
敷衍了事 | 敷衍:將就應付;不認真。了:了結。將就應付地把事辦了。指做事不認真;缺乏責任心。 |
己溺己饑 | 亦作“己饑己溺”。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饑”或“己饑己溺”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
雞胸龜背 | 凸胸駝背。 |
專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孝子賢孫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泛指有孝行的子孫。 |
善游者溺 | 會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因此而惹禍。 |
國無寧日 | 寧:安寧。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 |
勝友如云 | 勝友:良友。許多良友聚集一處。 |
風虎云龍 | 虎嘯生風,龍起生云。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賢臣遇明君。 |
美人遲暮 | 原意是有作為的人也將逐漸衰老。比喻因日趨衰落而感到悲傷怨恨。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 徒:空;羨:羨慕。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辦公或審理案件結束。現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向后退縮。 |
臭名昭著 | 名:名聲;昭著:顯著;明顯。壞名聲誰都知道。 |
愛毛反裘 | 古時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視根本,輕重倒置。 |
意料之外 | 沒有想到的。 |
慌不擇路 | 勢急心慌,顧不上選擇道路。 |
扣人心弦 |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也作“動人心弦”。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 |
河山之德 | 《詩·墉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陸德明釋文:“《韓詩》云:德之美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淵然而深,皆以狀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婦人德容之美。 |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 黃鐘被砸爛并被拋置一邊,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于高位。 |
他山之石 | 別的山上的石頭。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錯誤的外力。 |
橫拖倒扯 | 猶橫拖倒拽。 |
發人深思 | 深:無限,沒有窮盡。啟發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語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尋味。 |
西學東漸 | 漸:流入。西方的各種學說向東方流傳。 |
大起大落 |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變化大。 |
變態百出 | 形容事物形態變化之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