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拏虎擲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猶言龍爭虎斗。
出處宋·喻汝礪《八陣圖》詩:“笑云此公大肚皮,龍拏虎擲填胸胄。”
例子自漢迄今,全史之大,部分,皆演于江河間之原野,被龍拏虎擲,甲興乙仆,殆未有出山東、安徽、江蘇、河南、湖北數省外者也。梁啟超《中國地理大勢論》
基礎信息
拼音lóng mù hǔ zhì
注音ㄌㄨㄥˊ ㄇㄨˋ ㄏㄨˇ ㄓˋ
繁體龍龍虎擲
感情龍拏虎擲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指斗爭激烈。
近義詞龍爭虎斗、龍拏虎跳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高(意思解釋)
- 釋車下走(意思解釋)
- 響答影隨(意思解釋)
- 盡信書不如無書(意思解釋)
- 干干脆脆(意思解釋)
- 滿腹經綸(意思解釋)
- 空穴來風(意思解釋)
- 空口無憑(意思解釋)
- 揚威耀武(意思解釋)
- 雨散風流(意思解釋)
- 讜言直聲(意思解釋)
- 鴻儒碩學(意思解釋)
- 吳下阿蒙(意思解釋)
- 龍爭虎斗(意思解釋)
- 奇貨可居(意思解釋)
- 各行各業(意思解釋)
- 平心而論(意思解釋)
- 兵微將寡(意思解釋)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釋)
- 舉止嫻雅(意思解釋)
- 子繼父業(意思解釋)
- 善善惡惡(意思解釋)
- 妙語連珠(意思解釋)
- 精明強干(意思解釋)
- 屨及劍及(意思解釋)
- 繁榮富強(意思解釋)
- 無聲無息(意思解釋)
- 蕩然無余(意思解釋)
※ 龍拏虎擲的意思解釋、龍拏虎擲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床上安床 | 比喻不必要的重疊。 |
隔靴搔癢 | 隔著靴子撓癢癢。原為禪宗用語;比喻領會佛理不夠透徹;未能悟境觸機。后比喻說話寫文章沒有抓住主題;不中肯;不貼切;或做事沒有抓住關鍵;不解決問題。 |
物盡其用 | 各種東西凡有可用之處,都要盡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資源,一點不浪費。 |
學以致用 | 為了實際應用而學習。致:使達到;用:實際應用。 |
付之一炬 | 付:交給;之:它;炬:火把;一炬:一把火。給它一把火燒光。指用火燒毀。 |
防患于未然 | 患:災禍;未然:沒有這樣,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禍害于尚未發生之前。 |
當仁不讓 | 碰到應該做的好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托;不謙讓。當:面對著;仁:原指正義的事;現泛指應該做的好事。 |
不分青紅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
頭面人物 | 指在社會上有較大名聲或勢力的人(多含貶義)。 |
歸十歸一 | 謂有條有理。 |
結駟連騎 | 隨從、車馬眾多。形容排場闊綽。 |
纏綿悱惻 | 纏綿:情感縈繞而不能解脫;悱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無法排遣。后也指詩文情調凄愴而婉轉。也作“悱惻纏綿”。 |
鈿合金釵 | 鈿盒和金釵,相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 |
半夜三更 | 三更:舊時一夜分為五更;半夜子時為三更;即夜十一點至凌晨一點。 |
定國安邦 | 邦:國家。治理和保衛國家,使國家安定穩固。 |
馬牛其風 | 謂馬、牛奔逸。《書·費誓》:“馬牛其風,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穎達疏:“僖四年《左傳》云:‘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賈逵云:‘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然則馬牛風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遠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風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同“風情月思”。 |
度德量力 |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計自己的能力。指辦事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
散帶衡門 | 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 |
受益匪淺 | 匪:通“非”。得到的好處很多。 |
散言碎語 | 猶言閑言碎語。 |
綿里藏針 | 綿絮里邊藏著針。比喻外表溫柔;內心尖刻厲害;也比喻柔中有剛。 |
耳聰目明 | 聰:聽覺靈敏。形容聽覺和視覺非常機敏明利。 |
如火如荼 | 荼:音圖。像火一樣紅;像茅草花一樣白。比喻氣勢浩大而熱烈。 |
舉目無親 | 舉目:抬頭看。抬頭張望;沒有一個親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獨無依。 |
亡魂失魄 | 魂、魄: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為魄。形容驚慌憂慮、心神不定、行動失常的樣子。 |
憐香惜玉 | 憐、惜:愛護;愛憐;香、玉:比喻美女。比喻男子對美女的溫存、憐愛。 |
爭分奪秒 | 不放過一分一秒;形容對時間抓得很緊。也作“分秒必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