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緘口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金人:銅制的人。緘口:封嘴,指緘默不言。銅人閉口不講話。形容言詞謹慎。亦作“金人三緘”。
出處三國·魏·王肅《孔子家語》第三卷:“孔子觀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廟,廟堂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基礎信息
拼音jīn rén jiān kǒu
注音ㄐ一ㄣ ㄖㄣˊ ㄐ一ㄢ ㄎㄡˇ
繁體金人緘口
感情金人緘口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說話等。
近義詞金人三緘
英語keep one's mouth closed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故家喬木(意思解釋)
- 清清楚楚(意思解釋)
- 論黃數白(意思解釋)
- 斷斷續續(意思解釋)
- 奇才異能(意思解釋)
- 三人行,必有我師(意思解釋)
- 倒懸之危(意思解釋)
- 毀于一旦(意思解釋)
- 指天誓日(意思解釋)
- 民不畏死(意思解釋)
- 牛刀小試(意思解釋)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釋)
- 錯落有致(意思解釋)
- 龍馭上賓(意思解釋)
- 古往今來(意思解釋)
- 一竅不通(意思解釋)
- 牽腸掛肚(意思解釋)
- 顧景慚形(意思解釋)
- 二三其意(意思解釋)
- 超然絕俗(意思解釋)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釋)
- 慌不擇路(意思解釋)
- 赤膽忠心(意思解釋)
- 拼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意思解釋)
- 坑坑洼洼(意思解釋)
- 阿時趨俗(意思解釋)
- 古來今往(意思解釋)
- 高步通衢(意思解釋)
※ 金人緘口的意思解釋、金人緘口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心有余而力不足 | 心里非常想做;可是力量不夠。 |
個人主義 | 個人本身的利益應該高于一切的道德學說或原則,道德的自私自利。 |
難言之隱 | 言:說;隱:隱衷;隱情;藏在內心深處的事。難以說出口的隱衷。 |
默不做聲 | 默:沉默。沉默不說一句話 |
鑒影度形 | 觀察揣度人的形跡。 |
滿山遍野 | 布滿山嶺田野。形容數量多或范圍廣。 |
物腐蟲生 | 東西腐爛了才會生蟲。比喻禍患的發生,總有內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點,別人才能乘機打擊。 |
揚幡擂鼓 | 幡:垂直的長條旗子。舞動著幡,敲打著鼓。形容熱熱鬧鬧地大事張揚。 |
謙受益,滿招損 | 謙:謙遜,虛心;受:得到;益:好處;滿:自滿,驕傲;招:招惹;損:損害。自滿會招致損失,謙虛可以得到好處。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體。形體象土木一樣。比喻人的本來面目,不加修飾。 |
敲詐勒索 | 依仗權勢或抓住別人的把柄;采取威脅手段索取錢財。 |
祖傳秘方 | 指祖先遺傳下來的秘密配方。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諺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
嘰嘰喳喳 | 語音雜亂。 |
流里流氣 | 舉止輕浮,品行不端。 |
家無儋石 | 十斗為一石,兩石為一儋。形容家里沒有存糧。比喻家境困難。 |
一竅不通 | 竅:洞;這里指心竅。一竅都不是貫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閉塞、愚鈍。 |
度德量力 |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計自己的能力。指辦事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
粉墨登場 | 粉墨:搽臉和畫眉的化妝品。指化裝后登臺演戲。比喻喬裝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臺。也比喻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戲一樣活動。 |
升官發財 | 謂提升了官職,同時就能獲得更多的物質財富。 |
故態復萌 |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婆心:老婆婆的心腸;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勸。 |
今古奇觀 | 奇觀:奇異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見的事。 |
離本趣末 | 趣:通“趨”,趨向。丟掉根本,追逐末節 |
黃鐘毀棄 | 毀:毀壞;棄:拋棄;黃鐘:古樂器;音調最為洪亮。黃鐘被毀壞被拋棄。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 |
半新不舊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舊。 |
拼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 剮: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難的事,拼著一死也敢干下去。 |
無計可施 | 施:施展。沒有什么計謀可以施展。指一點辦法也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