擐甲執兵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擐:穿;兵:武器。身披鎧甲,手拿武器。指準備戰斗。
出處《左傳·成公二年》:“擐甲執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例子蔡東藩《五代史演義》第十回:“自己輕裘緩帶,令他擐甲執兵,翼馬前進。”
基礎信息
拼音huàn jiǎ zhí bīng
注音ㄏㄨㄢˋ ㄐ一ㄚˇ ㄓˊ ㄅ一ㄥ
繁體擐甲執兵
感情擐甲執兵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戰爭等。
近義詞擐甲披袍
英語put on armour and take up arm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鼠憑社貴(意思解釋)
- 誅求無度(意思解釋)
- 存而不議(意思解釋)
- 香銷玉沉(意思解釋)
- 春風風人(意思解釋)
- 蝶粉蜂黃(意思解釋)
- 擦肩而過(意思解釋)
- 目不忍見(意思解釋)
- 牝雞司晨(意思解釋)
- 指天誓日(意思解釋)
- 敲詐勒索(意思解釋)
- 戶告人曉(意思解釋)
- 作壁上觀(意思解釋)
- 善游者溺(意思解釋)
- 文山會海(意思解釋)
- 凹凸不平(意思解釋)
- 惡醉強酒(意思解釋)
- 皮笑肉不笑(意思解釋)
- 風聲鶴唳(意思解釋)
- 兵戎相見(意思解釋)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釋)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釋)
- 切樹倒根(意思解釋)
- 不在話下(意思解釋)
- 一剎那(意思解釋)
- 離本趣末(意思解釋)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釋)
- 圓鑿方枘(意思解釋)
※ 擐甲執兵的意思解釋、擐甲執兵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上下其手 | 比喻暗中勾結;隨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
著手回春 | 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也比喻醫術高明。 |
說一不二 | 指說話算數;說了就不更改。 |
費盡心機 | 心機:心思;計謀。指用盡了心思。形容千方百計地謀算。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體。形體象土木一樣。比喻人的本來面目,不加修飾。 |
語短情長 | 語言簡短,情意深長。 |
不治之癥 | 治不好的病、絕癥。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錯誤。 |
國泰民安 | 泰:太平。國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飯囊酒甕 | 比喻只會吃飯喝酒,不會做事的人。 |
道山學海 | 道、學:學問。學識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學識淵博。 |
目無全牛 |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牛驥同槽 | 見“牛驥同皁”。 |
人面狗心 | ①《晉書·苻朗載記》:“朗曰:‘吏部為誰,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國寶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學低下的人。②猶言人面獸心。 |
牽腸掛肚 | 牽扯感情的事情在心頭纏繞。形容非常掛念;不放心。 |
綿里藏針 | 綿絮里邊藏著針。比喻外表溫柔;內心尖刻厲害;也比喻柔中有剛。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綠林強盜 | 指山林的強盜。 |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同“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坐懷不亂 | 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于懷中,沒有發生非禮行為。形容男子在兩性關系方面作風正派。 |
飛蛾撲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蟲。飛蛾撲到火上。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 |
豐功偉績 | 豐:多;偉:大;顯赫。偉大的功勛和成就。 |
舉足輕重 | 一挪動腳;就會影響兩邊的分量。原指一個實力強的人處于兩方之間;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會打破均勢。比喻地位極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
大勢所趨 | 大勢:總體局勢;趨:向、往。整個局勢發展的趨向。 |
鳳友鸞交 | ①比喻有情男女結成的夫婦。②比喻男女間情投意合。 |
書不釋手 | 手里的書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學或看書入迷。 |
寒木春華 | 寒木不凋,春華吐艷。比喻各具特色。 |
對牛彈琴 | ①比喻對蠢人談論高深的道理;白費口舌(主要譏笑聽話的人聽不出所以)。②比喻說話時不看對象(主要譏諷說話的人);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對外行人說內行話。常含有徒勞無功或諷刺對方愚蠢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