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成語故事

拼音qiān yī fà ér dòng quán shēn
基本解釋比喻動極小的部分就會影響全局。
出處清 龔自珍《上大學士書》:“故事何足拘泥?但天下事,有牽一發而全身為之動者,不得不引申觸類及之也。”
暫未找到成語牽一發而動全身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牽一發而動全身)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轍鮒之急 | 戰國·宋·莊周《莊子·外物篇》:“車轍中有鮒魚焉,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
為民請命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因民之欲,西向為百姓請命,則天下風走而響應矣,孰敢不聽!” |
過五關,斬六將 | |
舉重若輕 | 清 趙翼《甌北詩話》:“坡詩不尚雄杰一派,其絕人處,在乎議論英爽,筆鋒精銳,舉重若輕,讀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
秣馬厲兵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六年》:“搜乘補卒,秣馬利兵,修陳固列。” |
天昏地暗 | 唐 韓愈《龍移》:“天昏地黑蛟龍移,雷驚電激雄雌隨。” |
來蹤去跡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6卷:“陸婆向來也曉得兒子些來蹤去跡,今番殺人一事,定有干涉,只是不敢問他,卻也懷著鬼胎。” |
安于現狀 | 王朝聞《論鳳姐》第11章:“這樣的夢境,與我那不安于現狀又不能改變現狀的生活實際有關。” |
夫唱婦隨 | 《關尹子 三極》:“天下之理,夫者唱,婦者隨。” |
目不忍見 | 《廣東軍務記》:“真為目不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