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編殘簡的成語故事

拼音duàn biān cán jiǎn
基本解釋編:穿簡的細(xì)長皮條;簡:古代用來寫字的竹片。指殘缺不全的書籍文章。
出處宋·黃庭堅(jiān)《讀書呈幾復(fù)》:“身入群經(jīng)作蠹魚,斷編殘簡伴閑居。”
暫未找到成語斷編殘簡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斷編殘簡)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高 | 清·張岱《岱志》:“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高。未到泰山者,泰山壁立千丈,不藉寸土,櫛沐甚凈。” |
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 西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臣既已受命為將,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
沒顛沒倒 | 元 李行道《灰闌記》第二折:“你兩個(gè)都不為年紀(jì)老,怎么的便這般沒顛沒倒,對官司不分個(gè)真假,辨?zhèn)€清濁。” |
不辱使命 | 郭沫若《洪波曲》第三章:“壽昌大笑起來,掉頭對著立群說:‘不辱使命!’” |
起兵動(dòng)眾 |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華敷傳》:“不可以興土功,不可以會(huì)諸侯,不可以起兵動(dòng)眾,舉大事,必有大殃。” |
防患于未然 | 《周易 既濟(jì)》:“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樂府詩集 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
雪兆豐年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回:“古人云:‘雪兆豐年’。” |
如法炮制 | 宋 釋曉瑩《羅湖野錄》第四卷:“若克依此書,明藥之體性,又須解如法炮制。” |
頓挫抑揚(yáng) | 宋 魏慶之《詩人玉屑 靖節(jié) 休齋論〈歸去來辭〉》:“陶淵明罷彭澤令,賦《歸去來》,而自命曰辭。迨今人歌之,頓挫抑揚(yáng),自協(xié)聲律,蓋其詞高甚。” |
必由之路 |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宋 朱熹注:“義者行事之宜,謂認(rèn)路,則可以見其為出入往來必由之路,而不可須臾舍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