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腹為婚的成語故事

拼音zhǐ fù wéi hūn
基本解釋雙方家長將腹中胎兒結為婚姻。
出處《魏書 王寶興傳》:“汝等將來所生,皆我之自出,可指腹為親。”
指腹為婚的典故
東漢初年,將軍賈復跟隨劉秀南征北戰,一次在戰斗中不幸負重傷,光武帝劉秀十分心痛與難過,得知賈復的妻子懷孕在身,便對她說:“如果生女兒,我兒子娶她,如果生兒子,我女兒嫁給他。”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指腹為婚)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木本水源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謀主也。” |
安內攘外 | 漢 張仲景《傷寒論 太陽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內攘外之能。” |
易子而教 | |
刻骨銘心 |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深荷王公之德,銘刻心骨。” |
四書五經 | 漢 班固《白虎通 五經》:“五經何謂?謂《易》、《尚書》、《詩》、《禮》、《春秋》也。宋 朱熹著有《四書集注》。 |
外圓內方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郅惲傳》:“案延資性貪邪,外方內圓,朋黨構奸,罔上害人。” |
八荒之外 |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仲尼》:“雖遠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內,來干我者,我必知之。”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 《史記·陳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庖丁解牛 | 先秦 莊周《莊子 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 |
不得而知 | 唐 韓愈《爭臣論》:“故雖諫且議,使人不得而知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