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頭喪氣的成語故事

拼音chuí tóu sàng qì
基本解釋垂頭:耷拉著腦袋;喪氣:失去志氣;情緒低落。耷拉著腦袋;有氣無力。形容失意懊喪的樣子。
出處唐 韓愈《送窮文》:“主人于是垂頭喪氣,上手稱謝。”
垂頭喪氣的典故
唐朝末年,政治腐敗,各地藩鎮擁兵自重,北方兩大藩鎮李茂貞、朱全忠為了控制唐昭宗,宦官韓全誨劫持唐昭宗到鳳翔投奔李茂貞。李茂貞無能,竟要把皇帝交給朱全忠。韓全誨見大勢已去,垂頭喪氣,默不做聲,昭宗下令誅殺韓全誨。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垂頭喪氣)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揚眉吐氣 | 唐 李白《與韓荊州書》:“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眉吐氣,激昂青云耶?” |
安身之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0回:“近聞劉景升病在危篤,可乘此機會,取彼荊州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
鷹擊長空 |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詞:“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
明若觀火 | 《尚書 盤庚上》:“予若觀火。”宋 蔡沈集傳:“我視汝情,明若觀火。” |
吉星高照 | 陳殘云《熱帶驚濤錄》:“那是他在香港當學徒時刺上的,帶有‘吉星高照’之意。” |
人才濟濟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62回:“閏臣見人才濟濟,十分歡悅。” |
余波未平 | |
明知故問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見他這番光景,明知故問道:‘先生為著何事傷心呢?” |
投石問路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12回:“此名為‘投石問路’。下面或是有溝,或是有水,就是落在實地,再沒有聽不出來的。” |
經緯天下 | 《史記·秦始皇本紀》:“普施明法,經緯天下,永為儀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