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底抽薪的成語故事

拼音fǔ dǐ chōu xīn
基本解釋釜:鍋。薪:柴。在鍋底下抽出柴火。比喻從根上解決問題。也指暗中進行破壞。
出處漢 董卓《上何進書》:“臣聞揚湯止沸,莫若去薪。”
釜底抽薪的典故
北朝東魏大將侯景起兵反叛朝廷被打敗,就跑到南朝梁武帝蕭衍那里求救,蕭衍發兵給他,他進攻東魏失敗。東魏魏收給蕭衍寫了《為侯景判移梁朝文》,勸蕭衍對侯景這種人只能“抽薪止沸,剪草除根。”蕭衍不聽,侯景后來又背叛梁朝。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釜底抽薪)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 明·沈璟《義俠記·除兇》:“他自要去送性命,干俺甚事,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
見風是雨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5回:“他們做都老爺的,聽見風就是雨,皇上原許他風聞奏事,說錯了又沒有不是的。” |
趁火打劫 | 清 頤瑣《黃繡球》第三回:“這一天見來的很是不少,黃通理更代為躊躇,怕的是越來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難免有趁火打劫,順手牽羊的事。” |
嫁狗隨狗 | 宋 陳造《題六幺后》:“蘭摧蕙枯昆玉碎,不如人家嫁狗隨狗雞隨雞。” |
如履薄冰 | 《詩經 小雅 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
眾喣山動 | 明 李東陽《余肅敏公傳》:“役未及興,而眾喣山動。” |
如臂使指 | 東漢 班固《漢書 賈誼傳》:“令海內之勢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從。” |
損人不利己 | 魯迅《書信 致曹聚仁》:“只有損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對的。” |
反老還童 | 清 翟灝《通俗編 識馀》:“《急就章》‘長樂無極老復丁’即《參同契》所云老翁復丁壯也,今變之曰反老還童。” |
惹事生非 |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宋四公大鬧禁魂張》:“如今再說一個富家,安分守己,并不惹事生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