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拙有素的成語故事

拼音qiǎo zhuō yǒu sù
基本解釋巧:精巧;拙:笨拙;素:本來的。精巧和笨拙就有所不同,是天賦素養造成的。
出處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至于引氣不齊,巧拙有素,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暫未找到成語巧拙有素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巧拙有素)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十萬火急 | 老舍《趙子曰》:“趙子曰的腦府連發十萬火急的電報警告全國。” |
死腦瓜骨 | 錦云等《草莓三爺》:“你呀,就是死腦瓜骨!” |
反唇相稽 | 漢 賈誼《治安策》:“婦姑不相說(悅),則反唇而相稽。” |
著手回春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3章:“他想起來高一功的情況不妙,尚炯回來也許會著手回春。” |
骨肉離散 | 《詩經 唐風 杕杜序》:“《杕杜》,刺時也。君不能親其宗族,骨肉離散,獨居而無兄弟,將為沃所并爾。” |
壓歲錢 | 清·曹雪芹《紅樓夢》:“兩府男婦小廝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禮畢,散押歲錢、荷包、金銀錁,擺上合歡宴來。” |
鼻青臉腫 | 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44回:“這惡賊原想著是個暗算,趁著軍官作下揖去,不能防備,這一腳定然鼻青臉腫。” |
咄咄逼人 | 晉 衛鑠《與釋某書》:“衛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學衛真書,咄咄逼人。” |
望而生畏 | 先秦 孔子《論語 堯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
命與仇謀 | 唐·韓愈《進學解》:“命與仇謀,取敗幾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