饔飧不給的成語故事

拼音yōng sūn bù gěi
基本解釋一日三餐不能自給。形容窮苦。明·朱國幀《涌幢小品·天下策一》:“轉大冶主簿,故苗地,長吏多不樂往,代行令事,多方撫恤,盡卻例金,錙銖無所取,至饔飧不給,部民有饋白粲者。”又參見“饔飧不飽”、“饔飧不繼”。
出處明·朱國幀《涌幢小品·天下策一》:“轉大冶主簿,故苗地,長吏多不樂往,代行令事,多方撫恤,盡卻例金,錙銖無所取,至饔飧不給,部民有饋白粲者。”
暫未找到成語饔飧不給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饔飧不給)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手下留情 | 《庚子風云》:“在這幾個當口,趙三多明明可以乘虛而入,將王成德?lián)舻梗麉s一再手下留情,都把王成德讓過了。” |
冷若冰霜 | 清 劉鄂《老殘游記續(xù)集》第二回:“笑起來一雙眼又秀又媚,卻是不笑起來又冷若冰霜。” |
暈頭轉向 |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巧珠奶奶聽得暈頭轉向。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兒子居然變了,而且變得這么快!” |
零光片羽 | 黃遠庸《記者眼光中之孫中山》:“其所對北京內(nèi)外記者所言,皆不過此三種政策之零光片羽,蓋孫先生之樂觀主義如此。” |
又紅又專 | 鄧小平《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絕大多數(shù)科學技術人員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努力同工農(nóng)兵相結合,滿腔熱情地對待自己從事的科學技術工作,作出了成績……就整個說來,不愧是我們工人階級自己的又紅又專的科學技術隊伍。” |
綽有余裕 |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下》:“我無官守,我無言責也,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余裕哉?” |
刑期無刑 | 語出《書 大禹謨》:“刑期于無刑。” |
外圓內(nèi)方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郅惲傳》:“案延資性貪邪,外方內(nèi)圓,朋黨構奸,罔上害人。” |
寧為雞口,毋為牛后 | 章炳麟《社會通詮商兌》:“寧為雞口,毋為牛后,與使他人啖我而飽也,寧自啖而不足。” |
杜絕言路 | 《后漢書·袁紹傳》:“操欲迷奪時明,杜絕言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