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馳西擊的成語故事

拼音dōng chí xī jī
基本解釋謂指揮不統(tǒng)一,幾路軍隊各自行動。
出處清·魏源《圣武記》卷九:“各專責成,互相援應,毋東馳西擊,各不相顧。”
暫未找到成語東馳西擊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東馳西擊)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敬業(yè)樂群 | 西漢 戴圣《禮記 學記》:“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yè)樂群。” |
背腹受敵 | 《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昪》:“吾無水戰(zhàn)之具,而使淮兵斷正陽浮橋,則我背腹受敵。” |
有膽有識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回:“金羽妹子,絕世聰明,有膽有識,今年也是七歲,可憐有才無命。” |
刑期無刑 | 語出《書 大禹謨》:“刑期于無刑。” |
炙手可熱 | 唐 杜甫《麗人行》:“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
寸步不離 | 南朝 梁 任昉《述異記》:“夫妻相重,寸步不相離。” |
爭先恐后 | 明 屠勛《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門橋記》:“匪公帑而樂施者爭先恐后。” |
視微知著 | |
兵荒馬亂 | 明 李唐賓《梧桐葉》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馬亂,定然遭驅被擄。” |
苦口之藥 |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孫奮傳》:“夫良藥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達者能受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