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郵之戮的成語故事

拼音dù yóu zhī lù
基本解釋杜郵:古地名,今陜西咸陽;戮:殺。指忠臣無辜被殺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武安君既行,出咸陽西門十里,至杜郵……秦王乃使使者賜之劍,自裁?!?/p>
戰國末期,武安君奉秦昭王之命出城巡視,到達咸陽西門十里遠的杜郵時,昭王派使者前來賜武安君,讓他用短劍自裁,武安君問他所犯何罪?迫于壓力又不得不拔劍自殺。老百姓見他死于非罪,每年他的死期自發祭祀。
杜郵之戮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杜郵之戮)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為民請命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因民之欲,西向為百姓請命,則天下風走而響應矣,孰敢不聽!” |
冰解的破 | 清 曾國藩《<經史百家簡編>序》:“惟校讎之學,我朝獨為卓絕,干嘉間巨儒輩出,講求音聲故訓,校勘疑誤,冰解的破,度越前世矣?!?/td> |
盲人說象 | 元 黃溍《書袁通甫詩后》:“吾儕碌碌,從俗浮沉,與先生相去遠甚,而欲強加評品,正如盲人說象?!?/td> |
尾生之信 | 《莊子·盜跖》:“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薄妒酚洝ぬK秦列傳》:“信如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柱而死。” |
處實效功 | |
爭先恐后 | 明 屠勛《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門橋記》:“匪公帑而樂施者爭先恐后?!?/td> |
視微知著 | |
珠宮貝闕 | 戰國楚·屈原《九歌·河伯》:“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朱宮。” |
一文不名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佞幸列傳》:“竟不得名一錢,寄死人家?!?/td> |
躡手躡腳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周瑞家的會意,忙著躡手躡腳的往東邊屋里來,只見奶奶拍著大姐兒睡覺呢?!?/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