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子弄孫的成語故事

拼音bào zǐ nòng sūn
基本解釋弄:逗弄。意謂抱弄子孫,安享快樂。
出處《晉書 石季龍載記下》:“自非天崩地陷,當復何愁,但抱子弄孫,日為樂耳。”
抱子弄孫的典故
十六國時期,后趙國君石勒病故,侄兒石虎篡位自立,遷都鄴城,他命令尚書張群調撥16萬人建筑華林苑和護鄴高墻。竣工之日,他進入華林苑,登上最高的凌霄觀,希望今后能每天抱子弄孫,快樂度日。不久后趙內亂,他全家被殺。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抱子弄孫)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物阜民安 | 《后漢書·劉陶傳》:“夫欲民殷財阜,要在止役禁奪。” |
多謀善慮 | 清·李漁《凰求鳳·畫策》:“你是個多謀善慮之人,何不替我籌度一番,行了這個方便也好。” |
玩世不恭 | 明 李開先《雪蓑道人傳》:“醉后高歌起舞,更有風韻,只是玩世不恭,人難親近耳。” |
惜指失掌 | 《南史 阮佃夫傳》:“佃夫拂衣出戶,曰:‘惜指失掌邪?’” |
敏而好學 | 《論語·公冶長》:“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
視微知著 | |
仁義道德 | 唐·韓愈《原道》:“后之人,其欲聞仁義道德之說,孰從而聽之。” |
驚心動魄 | 南朝 梁 鐘嶸《詩品》上卷:“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
三長兩短 | 明 羅貫中《三遂平妖傳》:“萬一些后再有三長兩短,終不能靠著太醫活命。” |
溢于言表 | 明 朱舜水《答安東守約書三十首》:“來書十讀,不忍釋手,真摯之情,溢于言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