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老扶幼的成語故事

拼音xié lǎo fú yòu
基本解釋攜:牽引,攙扶。指攙著老人,領著小孩。形容不分老少全部出動。
出處《新唐書·魏征傳》:“貞觀初,頻年霜早,幾內戶口并就關外,攜老扶幼,來往數年,卒無一戶亡去。”
攜老扶幼的典故
西晉時期,并州刺史劉琨在赴任途中,見盜寇出沒,百姓流離失所,四處逃散,留下的人十分有限。百姓攜老扶弱往外討飯。劉琨招募1000人,轉戰晉陽,打擊盜賊,安撫農民從事農業生產,不到半年,流離的人逐漸回來安居樂業。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攜老扶幼)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稀里嘩啦 |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13回:“三更時候,又趕上大風大雨,只聽得稀里嘩啦,那黃河水就像山一樣的倒下去了。” |
離世遁上 | 《韓非子·八說》:“為故人行私,謂之‘不棄’;以公財分施,謂之‘仁人’;輕祿重身,謂之‘君子’;枉法曲親,謂之‘有行’;棄官寵交,謂之‘有俠’;離世遁上,謂之‘高傲’;交爭逆令,謂之‘剛材’。”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元·許名奎《忍經》:“堯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夢幻泡影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應化非真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阿世取容 | 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第六篇:“至叔孫通,則正以曲學阿世取容,非重其能定朝儀,知典禮也。” |
長命富貴 | 《舊唐書 姚崇傳》:“經云:‘求長命得長命,求富貴得富貴。’” |
損人不利己 | 魯迅《書信 致曹聚仁》:“只有損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對的。” |
白日見鬼 | 宋 陸游《老學庵筆記》第六卷:“在京師時有語曰:‘吏、勛、封、考,筆頭不倒……工、屯、虞、水,白日見鬼。’” |
肝膽欲碎 | |
頓挫抑揚 | 宋 魏慶之《詩人玉屑 靖節 休齋論〈歸去來辭〉》:“陶淵明罷彭澤令,賦《歸去來》,而自命曰辭。迨今人歌之,頓挫抑揚,自協聲律,蓋其詞高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