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來有喜的成語故事

拼音lǎo lái yǒu xǐ
基本解釋指老年有喜事。
老來有喜的典故
元始天尊命昆侖山學道的72歲的姜子牙下山輔佐周武王登基,姜子牙收拾行裝來到了京城朝歌投奔好友宋異人。宋異人見他至今還是孤身一人,就去馬家莊找馬老爺給姜子牙說媒,將馬老爺68歲的黃花女兒許配給姜子牙。兩位老來有喜。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老來有喜)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早出晚歸 | 《戰國策·齊策六》:“女朝出而晚來,則吾倚門而望。” |
從俗浮沉 | 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且從俗浮沉,與時俯仰,以通其狂感。 |
噓寒問暖 | 冰心《關于女人 我最尊敬體貼她們》:“孩子們安靜聽話,太太笑臉相迎,噓寒問暖。” |
痛定思痛 | 唐 韓愈《與李翱書》:“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當痛之時,不知何能自處也。” |
逢人只說三分話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21卷:“如今俗語云,逢人只說三分話,只此便是不忠。” |
推三阻四 | 元 無名氏《鴛鴦被》第一折:“非是我推三、推三阻四;這事情應難、應難造次。” |
快心滿志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6回:“只圖一時快心滿志,不管犯世途萬種危機。” |
必由之路 |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宋 朱熹注:“義者行事之宜,謂認路,則可以見其為出入往來必由之路,而不可須臾舍矣。” |
逆來順受 | 宋 無名氏《張協狀元》戲文第12出:“逆來順受,須有通時。” |
目不斜視 | 清 李汝珍《鏡花緣》:“都是目不斜視,俯首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