誨人不倦的成語故事

拼音huì rén bù juàn
基本解釋誨:教導;誘導;倦:厭煩。指教導別人而不知疲倦。
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誨人不倦的典故
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弟子們周游列國,經(jīng)歷新鄭之病,他們不得不在當?shù)刈×藥自拢茏臃t問孔子怎樣干農(nóng)活。孔子心里不高興,一反誨人不倦的習慣,承認不如老農(nóng)。樊遲只好向當?shù)剞r(nóng)民請教,終于種出了葫蘆、扁豆等瓜菜。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誨人不倦)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謳功頌德 | 西漢·司馬遷《史記·周本紀》:“民皆歌樂之,頌其德。” |
知無不言,言無不聽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49回:“此時素臣正在得君,真?zhèn)€知無不言,言無不聽。旬月之內(nèi),把在京在外貪官污吏參劾殆盡。” |
先聲奪人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一年》:“軍志有之:先人有奪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 |
處實效功 | |
安安靜靜 | 清 吳璿《飛龍全傳》第45回:“只見匡胤睡在床上,安安靜靜,那頂門內(nèi)透出一條赤色真龍。” |
故步不離 | 清·張履祥《與陳乾初書》:“學者凡事執(zhí)一時之偶見,信一己之偏私,沾沾自得,吝不肯舍者,率因無所進步,是以故步不離耳。” |
躡手躡腳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周瑞家的會意,忙著躡手躡腳的往東邊屋里來,只見奶奶拍著大姐兒睡覺呢。” |
官僚主義 | 毛澤東《必須注意經(jīng)濟工作》:“第二,動員群眾的方式,不應該是官僚主義的。” |
觸目皆是 | 魯迅《華蓋集續(xù)編 一點比喻》:“北京真是人海,情形可大不相同了,單是羊肉鋪就觸目皆是。” |
望而生畏 | 先秦 孔子《論語 堯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