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身自好的成語故事

拼音jié shēn zì hào
基本解釋潔:沌潔;好:喜愛。保持自身的清潔;不同流合污。現(xiàn)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顧自己;不關(guān)心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
出處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 逃名》:“逃名,固然也不能說是豁達(dá),但是去就,有愛憎,究竟總不失為潔身自好之士。”
潔身自好的典故
戰(zhàn)國時期,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因不與同朝貪官同流合污,被人陷害遭到流放。他常常一邊走,一邊吟唱著楚國的詩歌,心中牽掛著國家大事。一天,屈原來到湘江邊。一個漁夫見到他后驚訝地問:“你不就是屈大夫嗎?為何落到這般地步?”屈原嘆息道:“整個世道都像這泛濫的江水一樣渾濁,而我卻像山泉一樣清澈見底。”漁夫故意說:“世道渾濁,你為什么不攪動泥沙,推波助瀾?何苦潔身自好,遭此下場?!鼻f:“我聽說一個人洗頭后戴帽,先要彈去帽上的灰塵;洗澡后穿衣,先要抖直衣服。我怎么能使自己潔凈的身軀被臟物污染呢。”漁夫聽這番話后,對屈原正直和高尚的品格十分敬佩,于是唱著歌,劃著船離開了。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潔身自好)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不過爾爾 | 清 沈復(fù)《浮生六記 浪游記快》:“其紅門局之梅花,姑姑廟之鐵樹,不過爾爾?!?/td> |
匡亂反正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太史公自序》:“仲尼悼禮廢樂崩,追修經(jīng)術(shù),以達(dá)王道,匡亂世反之于正?!?/td> |
防患于未然 | 《周易 既濟(jì)》:“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稑犯娂?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
尾生之信 | 《莊子·盜跖》:“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薄妒酚洝ぬK秦列傳》:“信如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柱而死。” |
自強(qiáng)不息 |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 |
必由之路 |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宋 朱熹注:“義者行事之宜,謂認(rèn)路,則可以見其為出入往來必由之路,而不可須臾舍矣?!?/td> |
反治其身 | |
過而能改 | 《左傳·宣公二年》:“吾知所過矣,將改之?;锥唬骸苏l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td> |
巧上加巧 | |
千絲萬縷 | 宋 辛棄疾《蝶戀花》:“會少離多看兩鬢。萬縷千絲,何況新來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