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盡意的成語故事

拼音wén bù jìn yì
基本解釋意:意思。文章未能完全表達(dá)出意思
出處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43卷:“圓光如日,有炎如煙,周繞我體,如同金剛,文不盡意,猶待訣言。”
暫未找到成語文不盡意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文不盡意)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隔靴搔癢 | 宋 釋普濟(jì)《五燈會元 康山契穩(wěn)禪師》:“曰:‘恁么則識性無根去也?’師曰:‘隔靴搔癢。’” |
大惑不解 | 莊周《莊子 天地》:“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 |
自強(qiáng)不息 |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 |
辭簡意足 | 元·白珽《湛園靜語·葉水心》:“如此數(shù)卷,辭簡意足,一坐駭然。” |
故步不離 | 清·張履祥《與陳乾初書》:“學(xué)者凡事執(zhí)一時(shí)之偶見,信一己之偏私,沾沾自得,吝不肯舍者,率因無所進(jìn)步,是以故步不離耳。” |
倒懸之危 | 《孟子 公孫丑上》:“當(dāng)今之時(shí),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如解倒懸也。 |
下臨無地 | 唐·王勃《滕王閣序》:“飛閣流丹,下臨無地。” |
安眉帶眼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28回:“你也是安眉帶眼的人,直須要我開口說。” |
國泰民安 | 宋 吳自牧《夢梁錄 山川神》:“每歲海潮太溢,沖激州城,春秋醮祭,詔命學(xué)士院撰青詞以祈國泰民安。” |
半夜三更 | 元 馬致遠(yuǎn)《青衫淚》第三折:“這船上是什么人,半夜三更,大呼小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