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母訓的成語故事

拼音bù wàng mǔ xùn
基本解釋指不忘記母親的教誨。
不忘母訓的典故
北宋有名的宰相寇準出身貧寒,愛民如子。手下大臣為他操辦壽辰,送來很多壽禮,擺滿了整個客廳。老奴拿出他母親臨終時作的“寒窗課子圖”,寇準淚如雨下,想起自己母親的教誨,就立刻命令仆人將所有壽禮全部退回。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不忘母訓)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橫眉冷對千夫指 | 魯迅《自嘲》:“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
僧多粥少 | 王朔《浮出海面》:“國家有困難,僧多粥少,為國分憂嘛。” |
漏洞百出 | 姚雪垠《<歧路燈>序》:“我們從《歧路燈》中感到親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而是各種世俗人物,同時也看出來封建禮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 |
龍騰虎躍 | 唐 嚴從《擬三國名臣贊序》:“圣人受命,賢人受任;龍騰虎躍,風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天者也。” |
咄咄逼人 | 晉 衛鑠《與釋某書》:“衛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學衛真書,咄咄逼人。” |
同心合力 | 《書·泰誓中》:“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
官僚主義 | 毛澤東《必須注意經濟工作》:“第二,動員群眾的方式,不應該是官僚主義的。” |
親上成親 | 元·關漢卿《調風月》第一折:“怕不依隨蒙君一夜恩,爭奈忒達地忒知根,兼上親上成親好對門。” |
進道若退 | 《老子》:“明道若昧,進道若退。” |
青云直上 | 南朝 齊 孔稚珪《北山移文》:“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