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袂而起的成語故事

拼音fèn mèi ér qǐ
基本解釋奮袂:揮袖。袖子一揮站起來。形容奮然而起。
出處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55回:“莊王方進(jìn)午膳,聞申舟見殺,投箸于席,奮袂而起。”
奮袂而起的典故
春秋時期,楚穆王聯(lián)合陳、鄭、蔡三國進(jìn)攻宋國。宋昭公只好投降。楚穆王神氣活現(xiàn)指使宋昭公干這干那。楚穆王死,楚莊王即位,派大夫申舟不必向宋國借道到齊國去辦事,宋國殺了申舟,楚莊王氣得渾身發(fā)抖,投袂而起集結(jié)軍隊(duì)攻打宋國。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奮袂而起)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流離瑣尾 | 《詩經(jīng) 邶風(fēng) 旌丘》:“瑣兮尾兮,流離之子”。 |
撥云見日 | 元 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二折:“我投至的見了爺爺,就是撥云見日,昏鏡重磨。” |
旁若無人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刺客列傳》:“高漸離擊筑,荊柯和而歌于市中,相樂也,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td> |
裾馬襟牛 | 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 |
說一不二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40回:“褚一官平日在他泰山眼前還有個東閃西挪,到了在他娘子跟前卻是從來說一不二。” |
玩世不恭 | 明 李開先《雪蓑道人傳》:“醉后高歌起舞,更有風(fēng)韻,只是玩世不恭,人難親近耳。” |
白日見鬼 | 宋 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第六卷:“在京師時有語曰:‘吏、勛、封、考,筆頭不倒……工、屯、虞、水,白日見鬼。’” |
屈指一算 | 曾樸《孽海花》第四回:“匆匆過了中秋,雯青屈指一算,那天正是出場的末日?!?/td> |
夫唱婦隨 | 《關(guān)尹子 三極》:“天下之理,夫者唱,婦者隨。” |
今來古往 | 唐·崔玨《道林寺》詩:“今來古往人滿地,勞生未了歸丘墟?!?/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