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走高飛的成語故事

拼音yuǎn zǒu gāo fēi
基本解釋向遠處走;向高處飛。多指擺脫困境;尋找光明的前途。
出處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卓茂傳》:“汝獨不欲修之,寧能高飛遠走,不在人間邪?”
遠走高飛的典故
卓茂是漢末南陽人。他在丞相府當差時,一次坐車出去,有人說那馬是他走失的,卓茂就給了他,自己拉著車走,回頭對那人說:“如果不是你的馬,請到丞相府還我?!焙髞硎яR找到了,那人來丞相府把馬還了。
卓茂任密縣縣令時,有人來告一亭長接受他的米肉。卓茂屏退左右問:“是亭長找你要的?還是你有事求他?”那人說:“因為我害怕他,去送他的。亭長不能接受饋贈,所以來告他。”卓茂說:“你做得不對啊。鄉(xiāng)里之間還講究禮尚往來,相互表示親近。官吏只是不能乘勢求取饋贈。你又不修行,如何能遠走高飛、脫離這個世界呢?亭長是個好官,過年送些米肉也是應該的?!蹦侨苏f:“法律不是禁止嗎?”卓茂說:“我給你講道理,你不會有怨恨之心。我要講法律,就沒有手足之情可言了。接受這次教訓呢,還是接受法律懲處,希望你回去三思!”那人知道錯了,那亭長也很感激。
開始官吏笑卓茂,郡里專門給卓茂配了精通法律條文的官吏,卓茂也沒有意見。幾年后,密縣人都講起道理來,道不拾遺。漢平帝時,天下蝗蟲成災,河南二十多個縣受害,單單密縣幸免。太守親自去看了才相信。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遠走高飛)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月明千里 | 南朝 宋 謝莊《月賦》:“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td> |
畏縮不前 | 宋 魏泰《東軒筆錄》第七卷:“唐子方始彈張堯佐,與諫官皆上疏。及彈文公,,則吳奎畏縮不前,當時謂拽動陣腳?!?/td> |
盡信書不如無書 | 語出《孟子 盡心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宋 陸九淵《政之寬猛孰先論》:“鳴呼,盡信書不如無書。” |
門當戶對 | 宋 張端義《貴耳集》中卷:“個樣村僧,豈是尋常種草?要得門當戶對,還他景勝人奇。” |
縱橫開合 | 柯靈《向拓荒者致敬》:“這些文學的核心是迫切的現(xiàn)實感,而筆鋒所至,縱橫開合,娓娓而談,從歷史掌故……直至民間說唱與繪畫。” |
有約在先 | 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一折:“老夫人,這事本已有約在先,況兼孩兒又執(zhí)意定要嫁她,也是他的緣分了。” |
算無遺策 | 《晉書 桓玄傳》:“自謂經(jīng)略指授,算無遺策。” |
河魚腹疾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河魚腹疾,奈何?” |
男女授受不親 | 戰(zhàn)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男女授受不親,禮也?!?/td> |
自強不息 |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