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起的阿斗的成語故事

拼音fú bù qǐ de ā dǒu
基本解釋阿斗:三國蜀漢劉備之子劉禪的小名。阿斗庸碌無能,雖有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興蜀漢。比喻扶持不起來的人。
出處陸天明《省委書記》:“萬一馬揚是個‘扶不起的阿斗’,嘴上行,實干不行。”
扶不起的阿斗的典故
三國時期,蜀國昭烈帝劉備死后,劉禪即位。諸葛亮死后,蜀國滅亡。后主劉禪投降了司馬文王司馬昭。司馬昭宴請劉禪,故意安排蜀國的節目,劉禪看得津津有味,司馬昭看到劉禪樂不思蜀的樣子,認為扶不起的阿斗無能治國。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扶不起的阿斗)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經邦論道 | 《隋書 李穆傳》:“臣日薄桑榆,位高軒冕,經邦論道,自顧缺然。” |
力所能及 | 唐 裴铏《傳奇 韋自東》:“殿于宏壯,林泉甚佳,蓋唐開元中萬回師弟子之所建也;似驅役鬼工,非人力所能及。” |
損人不利己 | 魯迅《書信 致曹聚仁》:“只有損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對的。” |
敏而好學 | 《論語·公冶長》:“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
時易世變 | 晉 魯褒《錢神論》:“當今之急,何用清談?時易世變,古今異俗。” |
下臨無地 | 唐·王勃《滕王閣序》:“飛閣流丹,下臨無地。” |
漚沫槿艷 | 《太平廣記》第351卷:“某非獵食者,哀君情切,因來奉救。漚沫槿艷,不必多懷。” |
囊螢照雪 | 《晉書·車胤傳》:“車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 |
雄心壯志 | 宋 歐陽修《蘇才翁挽詩二首》:“柳岸撫柩送歸船,雄心壯志兩崢嶸,誰謂中年志不成。” |
目眩心花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7卷:“任道元抬頭起來看見,驚得目眩心花,魂不附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