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獵心喜的成語故事

拼音jiàn liè xīn xǐ
基本解釋看見別人打獵而感到高興。比喻看見某種情況觸動自己原有的愛好;不免躍躍欲試。
出處《二程全書》第七卷:“明道年十六七時,好田獵。十二年,暮歸,在田野間見田獵者,不覺有喜心。”
見獵心喜的典故
北宋時著名的學者程顥,世稱明道先生。他從小聰明青年時代在西京洛陽講學,非常有名氣。他的弟弟程頤也是著名的學者,經常講學,人們稱他們為“二程”。后來,他們的學說被朱熹 繼承和發展,人們稱他們為“程朱學派”。程頤十六七歲的時候,非常喜愛打獵。后來他集中心思研究學 問,便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打獵了。有一次,他惋惜地對友人說:“打獵 的愛好我今后沒有啦!”
有個名叫周茂叔的朋友聽到了這話,特地去對程顥說:“你說的話不一定就是如此。千萬不要說得那么容易。我看你不是不喜愛打獵,而是把這種心思隱埋起來罷了。說不定哪一天這種心思萌發起 來,你還是會像年輕時一樣,高高興興地去打一陣子獵的?!?程顥對周茂叔的話末置可否,只是哈哈大笑了一陣。
周茂叔的這席話,在十二年后得到了驗證。一次程顥外出歸來。 在田野里見人打獵,頓時想起了打獵的樂趣,高興得手癢起來。但他 忽然回憶起周茂叔說過的話,便硬是壓制了要打獵的欲望,徑自走回家去。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見獵心喜)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敵眾我寡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td> |
反求諸己 |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射者正己而后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td> |
防患于未然 | 《周易 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樂府詩集 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
又紅又專 | 鄧小平《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絕大多數科學技術人員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努力同工農兵相結合,滿腔熱情地對待自己從事的科學技術工作,作出了成績……就整個說來,不愧是我們工人階級自己的又紅又專的科學技術隊伍。” |
香草美人 | 漢·王逸《離騷序》:“《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諭,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靈修、美人,以譬于君?!?/td> |
寧為雞口,毋為牛后 | 章炳麟《社會通詮商兌》:“寧為雞口,毋為牛后,與使他人啖我而飽也,寧自啖而不足。” |
銷聲匿跡 | 宋 孫光憲《北夢瑣言》第11卷:“然畏穎川知之,遂旅游資中郡,銷聲斂跡,惟恐人知。” |
春風風人 | 漢 劉向《說苑 貴德》:“管仲上車曰:‘嗟茲乎,我窮必矣!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 |
白日見鬼 | 宋 陸游《老學庵筆記》第六卷:“在京師時有語曰:‘吏、勛、封、考,筆頭不倒……工、屯、虞、水,白日見鬼?!?/td> |
目不轉睛 | 晉 楊泉《物理論》:“子義燃燭危坐通曉,目不轉睛,膝不移處?!?/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