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倨后恭的成語故事

拼音qián jù hòu gōng
基本解釋先前態(tài)度傲慢;后來恭敬有禮。形容前后態(tài)度截然不同。
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蘇秦列傳》:“蘇秦笑謂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
前倨后恭的典故
蘇秦周游列國,向各國國君闡述自己的政治主張,但無一個國君欣賞他。蘇秦只好垂頭喪氣,穿著舊衣破鞋回到家鄉(xiāng)洛陽。家人見他如此落魄,都不給他好臉色,蘇秦的嫂子不給做飯,還狠狠訓斥了他一頓。
這件事大大刺激了蘇秦,經過一年的苦心揣摩,蘇秦掌握了當時的政治形勢,在周游列國時說服了當時的齊、楚、燕、韓、趙、魏六國“合縱抗秦,并被封為“縱約長”,做了六國的丞相。蘇秦衣錦還鄉(xiāng)后,他的親人一改往日的態(tài)度,都“四拜自跪而謝”,其嫂更是“蛇行匍匐”。面對此景,蘇秦對嫂子說了這句話“嫂子為什么之前那么傲慢,而現(xiàn)在又那么恭敬呢?”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前倨后恭)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奇花異草 |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50回:“命周賈于絳州城內,起一座花園,遍求奇花異草,種植其中。” |
日日夜夜 | 洪深《青龍?zhí)丁返诙唬骸斑@里,劉秀三日日夜夜的車水,車的暈倒在水車上。” |
難以置信 | 馬克·吐溫《競選州長》:“當真把我的名字牽連到這個不名譽的嫌疑上面,一時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
香銷玉沉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玉盆記》:“他怨悠悠香銷玉沉,亂紛紛碎滴珠囊逬,我難主憑蕭蕭兩鬢星。” |
疙里疙瘩 | 清·郭小亭《濟公全傳》第五回:“滋著一臉的泥,破僧衣,短袖缺領,腰系絲絳,疙里疙瘩,光著兩只腳,拖一雙破草鞋。” |
貧賤不能移 | 戰(zhàn)國·鄒·孟軻《孟子·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
同心合力 | 《書·泰誓中》:“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
土木形骸 | 《晉書 嵇康傳》:“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 |
知其不可而為之 | 《論語·憲問》:“子路宿于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
見危致命 |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罕》:“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