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金飲羽的成語故事

拼音méi jīn yǐn yǔ
基本解釋謂射箭入石,箭鏃和箭桿后的雕翎全都隱沒不見。
出處《韓詩外傳》第六卷:“昔者楚、熊渠子夜行,寢石以為伏虎,彎弓而射之,沒金飲羽,下視知其為石。”
沒金飲羽的典故
春秋時(shí)期,楚國的熊渠子箭術(shù)相當(dāng)精湛。一次從外地趕夜回家,借著月光看見前面好像有一只老虎在蹲著,于是拔出箭來,彎弓一射,正中目標(biāo)。上前一看,原來虛驚一場,只見箭已經(jīng)射到石頭里,隱沒了箭尾的羽毛。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沒金飲羽)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風(fēng)流人物 | 宋 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 |
月明千里 | 南朝 宋 謝莊《月賦》:“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 |
斬草除根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六年》:“為國家者,見惡,如農(nóng)夫之務(wù)去草焉……絕其本根,勿使能殖。” |
苦中作樂 | 宋 陳造《同陳宰黃簿游靈山八首》自注:“宰云:‘吾輩可謂忙里偷閑,苦中作樂。’” |
春風(fēng)化雨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有如時(shí)雨化之者。”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元·許名奎《忍經(jīng)》:“堯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一錢太守 | 清·李漁《無聲戲》第二回:“成都有個(gè)知府,做官極其清正,有一錢太守之名。” |
形影相顧 | 《晉書·桓溫傳》:“省之惋愕,不解所由,形影相顧,隕越無地。” |
人面獸心 | 東漢 班固《漢書 匈奴傳贊》:“夷狄之人貪而好利,披發(fā)左衽,人面獸心。” |
鶴立雞群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有人語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