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見恨晚的成語故事

拼音xiāng jiàn hèn wǎn
基本解釋為見面相識太晚而遺憾。形容與新結交的朋友相處十分投合。
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津侯主父列傳》:“天子召見三人,謂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見之晚也。’”
相見恨晚的典故
漢武帝時期,齊國人主父偃飽學多才,游歷于諸侯之間,沒有得到任用。他窮困潦倒時只好上書給漢武帝,得到漢武帝的賞識。漢武帝召集他與徐樂、嚴安三人議事,大有相見恨晚之感,主父偃建議漢武帝推行推恩令以鞏固政權。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相見恨晚)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南轅北轍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魏策》:“以廣地尊名,王之動愈數,而離王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 |
哀而不傷 | 先秦 孔子《論語 八佾》:“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
叫化子 | 清·劉鶚《老殘游記續集遺稿》第四回:“管他有衣服沒衣服,比要飯的叫化子總強點,就算那間廚房旁邊的小房子,也怪暖和的,沒有什么不可以的。” |
珠宮貝闕 | 戰國楚·屈原《九歌·河伯》:“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朱宮。” |
庖丁解牛 | 先秦 莊周《莊子 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 |
囊螢照雪 | 《晉書·車胤傳》:“車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 |
危急關頭 | 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對她也很好,一方面是感激她在危急關頭毫不猶豫地站在我一邊。” |
反面無情 | 明 邵璨《香囊記》:“他也是一個君主,恐怕反面無情,那時節悔之晚矣!” |
青云直上 | 南朝 齊 孔稚珪《北山移文》:“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 |
魚死網破 | 《杜鵑山》第五場:“他就是張網捕魚,我也拼他個魚死網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