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肝瀝膽的成語故事

拼音qīng gān lì dǎn
基本解釋形容對人極其忠誠。
出處宋·梅堯臣《聞密賜》:“傾肝瀝膽謝不敏,豈可便恃張良才。”
暫未找到成語傾肝瀝膽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傾肝瀝膽)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革風(fēng)易俗 | |
痛定思痛 | 唐 韓愈《與李翱書》:“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當(dāng)痛之時,不知何能自處也。” |
一視同仁 | 唐 韓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視而同仁,篤近而舉遠(yuǎn)。” |
大惑不解 | 莊周《莊子 天地》:“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 |
人心歸向 | 《晉書·熊遠(yuǎn)傳》:“人心所歸,惟道與義。” |
同心合力 | 《書·泰誓中》:“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
到此為止 | 陳忠實《白鹿原》第16章:“兆海痛苦地嘆口氣:‘完了。到此為止。’” |
惹事生非 |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宋四公大鬧禁魂張》:“如今再說一個富家,安分守己,并不惹事生非。” |
慷慨悲歌 | 晉 陶潛《怨詩楚調(diào)示龐主簿鄧治中》:“慷慨獨悲歌,鐘期信為賢。” |
不翼而飛 | 戰(zhàn)國 齊 管仲《管子 戒篇》:“無翼而飛者,聲也;無根而固者,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