彘肩斗酒的成語故事

拼音zhì jiān dòu jiǔ
基本解釋形容英雄豪壯之氣。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噲遂入,披帷西鄉立,瞋目視項王……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啗之……”
彘肩斗酒的典故
公元前208年,項羽率40萬大軍開往咸陽,項伯請劉邦到鴻門赴宴。劉邦到鴻門后,項羽設計讓項莊舞劍助興,乘機想殺劉邦。劉邦手下樊噲沖進營帳來保護劉邦。項羽稱贊他勇敢,就賜他狗肉和美酒,樊噲拔劍切肉就吃。劉邦借機逃離鴻門。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彘肩斗酒)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綠林豪客 | 唐 李涉《井欄砂宿遇夜客》詩:“暮雨瀟瀟江上村,綠林豪客夜知聞。” |
好說歹說 | 清 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三回:“掌柜的便同他們好說歹說,說我們都是鄉鄰,你們也犯不著來害我?!?/td> |
趁火打劫 | 清 頤瑣《黃繡球》第三回:“這一天見來的很是不少,黃通理更代為躊躇,怕的是越來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難免有趁火打劫,順手牽羊的事。” |
死要面子 | 張潔《沉重的翅膀》:“你知道爸爸死要面子,絕不會把這些事往外講?!?/td> |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
處實效功 | |
鳳毛麟角 | 明 何良俊《四友齋叢說 文》:“康對山之文,天下慕向之,如鳳毛麟角?!?/td> |
風俗人情 | 唐 杜牧《唐故范陽盧秀才墓志》:“因言燕趙間山川夷險,教令風俗人情之所短長?!?/td> |
魚死網破 | 《杜鵑山》第五場:“他就是張網捕魚,我也拼他個魚死網破?!?/td> |
目眩心花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7卷:“任道元抬頭起來看見,驚得目眩心花,魂不附體?!?/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