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錦還鄉的成語故事

拼音yī jǐn huán xiāng
基本解釋衣:穿;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穿著華麗的衣服回到故鄉;表示向親鄰炫耀自己的富貴。
出處《南史 劉之遴傳》:“武帝謂曰:‘卿母年德并高,故會卿衣錦還鄉,盡榮養之理。’”
衣錦還鄉的典故
吳越武肅王錢謬早年家境貧寒、生活困窘,后來迫于生計始投身軍旅,未想竟由此發跡,終致割據稱王,占有吳越十三州土地,成為一方霸主。顯貴后,他決定效仿漢高祖故事榮歸故里,打算好好在家鄉人面前炫耀一下。于是一面下令將家鄉改命為“衣錦軍”,并在故宅舊園基礎上大修宮殿樓閣,窮極壯麗一時,另一面又召聚親朋故舊、鄰里鄉人整日笙歌燕舞,歡宴不休,甚至于把自己幼時玩耍嬉戲的地方披上錦繡彩緞,表示不忘過去。他同時自鳴得意地令鄉人四處傳唱自己的《還鄉歌》,以歌功頌德,家鄉因此蔚為轟動,熱鬧非凡,人稱當年漢高祖劉邦唱《大風歌》時也不過如此。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衣錦還鄉)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經幫緯國 | 唐·李世民《授長孫無忌司徒詔》:“是以經邦緯國必俟曹之勛,燮理陰陽允歸鍾華之望?!?/td> |
反哺之私 | 晉 成公綏《烏賦》:“雛既壯而能飛兮,乃銜食而反哺?!?/td> |
多才多藝 | 《尚書 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藝,能事鬼神?!?/td> |
說雨談云 | 元·湯式《賞花時·送友人觀光》套曲:“弄柳拈花手倦抬,說雨談云口倦開,須發已斑白,風流頓改?!?/td> |
德容言功 | 語出《禮記·昏義》。見“德言容功”。 |
遁世離俗 | 《楚辭·九章·悲回風》“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跡”漢·王逸注:“申徒狄也,遇暗君遁世離俗,自擁石赴河,故言抗跡也。” |
杜絕言路 | 《后漢書·袁紹傳》:“操欲迷奪時明,杜絕言路?!?/td> |
舉善薦賢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二十回:“舉善薦賢,乃美事也;卿何薦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
功成名就 |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td> |
聊以自慰 | 漢 張衡《鴻賦序》:“余五十之年,忽焉已至,永言身事,慨然其多緒,乃為之賦,聊以自慰?!?/td> |